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曲阜,千古传承孔圣人

2022-10-04 12:39:38 383

摘要:文:张琦彬 读史(dushi818)特约作家严格按籍贯来讲,孔子是河南人,殷商的后裔。他的父亲叔梁纥是宋国武士,贵族出身,流落到鲁国,靠打仗卖命为生。叔梁纥66岁娶16岁颜氏女为妾, 70岁时,孔子出生在离曲阜不远的尼山。要说孔子的身世挺悲...

文:张琦彬 读史(dushi818)特约作家

严格按籍贯来讲,孔子是河南人,殷商的后裔。他的父亲叔梁纥是宋国武士,贵族出身,流落到鲁国,靠打仗卖命为生。叔梁纥66岁娶16岁颜氏女为妾, 70岁时,孔子出生在离曲阜不远的尼山。

要说孔子的身世挺悲催的,外来户,没家底,长得丑,肯定不是高富帅,比今天很多自称屌丝的人条件还差。三岁丧父,由寡母带到曲阜阙里抚养成人,快乐的童年与孔子无缘,成长过程中,更饱尝各种苦难辛酸,对世间人情冷暖了然于心。

鲁国是周公封地,因周公辅政的特殊地位,享有与周天子同样的礼乐待遇,曲阜是周朝都城之外保留周礼最为完备的地方,这对后来孔子重视礼乐教化的思想影响深远巨大。

曲阜现存的城市规模形制完备于明代,孔府孔庙占据城区之半,城外的孔林有3000余亩的面积。曲阜似乎是为孔家存在的城市,而距这里仅两公里、面积七倍于现曲阜的鲁国故都,只有一块石碑立于荒野中,游离于大多数人的视线之外。

早晨8点,在众多游客围观下,孔庙大门慢慢开启,一队人马鼓乐而出,在广场上表演盛大华丽的礼仪歌舞,这是现在孔庙每天例行的表演项目。儒家注重礼仪形式,仪式感强,这样的表演似乎也合乎老夫子的口味。穿过万仞宫墙,走过棂星门,进入规模宏大的孔庙,但见屋宇华丽,古柏森森。

孔子故宅何处寻?高堂华屋棂星门。

客来远方何所见?宫墙万仞柏森森。

孔子生前不是鲁国的统治者,孔家连鲁国显赫家族都数不上,当时的孔宅不过陋屋三间,孔子授徒没有课室,就在露天的银杏树下教学,是为杏坛。

孔子死后,后人将故宅设为庙宇纪念圣人,也仍是草房三间。其后秦代焚书坑儒,孔子后人将论语、尚书等典籍藏于故宅墙壁中。西汉分封到曲阜的鲁恭王拆除孔府故宅,古书出于鲁壁,是为文化史上著名的“鲁壁出书”事件,直接催生了古文经学。汉武帝接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并未大修孔庙,基本维持原来形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知识阶层厌弃孔子学说,佛道盛行,相比那些辉煌壮丽的佛寺道观,三间茅屋的孔庙风雨飘摇。

隋唐时期,国力兴盛,文化包容,儒释道并行,孔庙进行了初步扩建,已有正殿五间,两庑二十余间,后设寝殿庙。

孔庙真正的大规模扩建,是在北宋时期。易地改建了七间重檐歇山顶的大成殿,创建了御书楼和杏坛,在大成殿之后设立家庙和居住区。大成殿西庑外布置齐国公殿和鲁国太夫人殿,大成殿东庑外布置斋厅、客馆、视事厅等建筑,形成了以中轴线为主,左右轴线为辅的建筑格局。

金初,孔庙毁于战火。女真统治中原后,陆续修复了大成殿等建筑。金章宗明昌二年,对孔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历时三年,建成屋宇360多间。范围向四周扩大,整体布局为明代大规模扩建打下了基础。

金末,孔庙多数建筑毁于战火。元初,先后修复了寝殿、大成殿等建筑。元大德元年至六年,对孔庙进行了大规模维修,但总规模未突破金代庙制。

明代,孔庙迎来全盛时期,经多次大修,孔庙布局发生巨大变化,增加了前面的门坊建筑,强化大成殿的地位,庙的主体部分分别向东、西、北方向扩展,奠定了现在的规模。

清代亦多次维修孔庙,康熙、乾隆下江南,数次亲临孔庙致祭,大成殿高悬的牌匾中,“万世师表 ”系康熙御笔,“斯文在兹”为光绪御笔。康雍乾三代的御碑亭高大华丽,勾心斗角,彰显着帝王不可一世的巨大存在。

主席三年前来过孔庙,批示要保存传统文化,拨款维修。现在四亿元资金已到位,从后院建筑开始,孔庙孔府正在大修中,多数御碑亭封闭维修,可参观的不多。

梳理孔庙历史发展概况,不难发现,孔庙在隋唐之前稀松平常,不过是普通的家庙,真正热闹自北宋始。彼时登封泰山的热潮陡然降温,中国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悄然丧失,民族精神意志从奋发进取变为萎靡不振。尊孔成为越来越不自信的统治者的救命稻草,抓得越来越紧,却未能挽救华夏衰亡、中原陆沉的命运。

其后的金元清统治者均为异族,元清统治者大多信奉藏传佛教,并非儒家信徒,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做过和尚,其后代道家信徒居多,真正信奉儒家教条的几乎没有。可是这些统治者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孔子推上神坛,不断追加封号,孔子成了比泰山更为具体神圣的中华文化象征,最终成为统治人民思想的符号与工具。

从封禅泰山到独尊孔子,其中有帝王精神境界和治理思路变化的轨迹可寻,从高山到地上,从神灵到圣人,进步抑或倒退,一切都已过去,留给后人评说。

其实孔子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传承者,并非有创造之功的大家。就在距孔庙三公里的鲁国故城边上,同为国保文物的周公庙寂寞兀立,下午只有我一个人参观。站在空旷的周公庙内,不禁感慨:

孔庙孔府与孔林,至圣先师花着锦。

寥落冷清鲁故庙,周公礼乐何处寻?

鲁国的开创者周公是孔子毕生要恢复的“礼”的始作俑者,不成功的传承者备受拥戴,制度的开创者和实行者备受冷落,这巨大的反差,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后世帝王和儒生奉孔子为至圣先师,顶礼膜拜,甚至有人提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帝王究竟是何居心?跟在权势后面的儒生们意欲何为?孔子无语。

孔府是明代建筑,与孔庙的恢弘奢华相比,简朴得多。那时孔子的直系后裔已获封衍圣公,孔府是衍圣公办公场所,又是居家生活的地方。中国因战乱频仍,政治斗争残酷,多次改朝换代之后,已没有西方的贵族传统,孔家可谓唯一传承有序的贵族世家。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衍圣公要出席各种朝廷大典,为帝王权力的合法性背书,本身已成符号和工具。

孔林作为第一家族的世代墓地,规模庞大。只去拜谒了孔子及其子、孙三代墓地,著名的才子孔尚任之墓和嫁入孔门的乾隆小女儿于氏牌坊,没来得及去。孔子墓携子抱孙,左为子孔鲤墓,前方为孙孔伋墓。孔子孙子孔伋字子思,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做《中庸》,创立思孟学派。孔鲤死在孔子之前,孔子当年曾教导从庭前跑过的儿子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然而教育的功效终究有限,孔鲤在诗礼学问方面无所建树,但颇豁达,且具幽默感。夹在伟大的父亲和聪慧的儿子之间学会自我解嘲,生前尝对孔子言:汝子不如吾子。又对子思言:汝父不如吾父。这样的二世祖,也不愧为孔家人了。

孔子老年自述:15而志于学,30而立,40不惑,50而知天命,60耳顺,70则随心所欲,不逾矩。在那个平均寿命不到40岁的时代,高寿的孔子一生可谓起伏跌宕、波澜壮阔。

文宣王也好,大成至圣先师也罢,孔老二亦无所谓,斯人去矣,一切皆由后人评说。官方的评价原不必论,作为一介平民,也来试评一下孔子这位中国历史发展绕不开的大人物。

窃以为,孔子是历史上三流的政治家、二流的思想家、一流的教育家。

孔子在政治上抱负很大,但理想与现实,距离更大。20岁开始做过鲁国的低级官吏,事务管理能力不错。30多岁出游齐国和洛邑,结交权贵,开阔眼界,但仕途并不顺利。真正在政治上一展身手是在孔子50岁以后,先做中都宰,后升司寇,更进一步摄行相事,管理全国政务。

孔子执政期间,对外通过夹谷会盟,消除了强邻齐国对鲁国的威胁,对内则隳三都、诛杀少正卯,打击地方和异己势力,树立国君和自己的权威。孔子在外交上是成功的,内政则未免操之过急,举措不当,隳三都半途而废,少正卯不过是政见不同的反对派,加以肉体消灭,只能给反对派不容异己的口实,甚为不当、不智。孔子失去实力派大夫和国君的支持,黯然退出鲁国政坛。

按照东方内圣外王和西方哲学家为王的标准,世界上一流的政治家罕见,古希腊的索伦、印度的阿育王、美国的华盛顿、杰弗逊可谓之,言行一致,有道有术,信念坚定,终成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业。中国最优秀的政治家光武帝刘秀似乎在哲学思想上稍差,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外国的凯撒、查理曼、拿破仑等都只能归入二流,虽建立煌煌功业,并无系统进步的思想指导,往往身死国灭,徒留虚名传世。孔子的政治举措在当世即未成功,连二流都算不上,只能是三流的失败者。

志向难申、困顿难行的孔子,毅然在54岁率弟子出行列国,到处宣扬自己主张。其行迹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境内。对于祖宗之邦宋国、兄弟之邦卫国,孔子均曾寄予厚望,然而宋国执政者视孔子如寇仇,卫国国君则好德远不如好色者,至于郑、陈、蔡等国,不但主张不能推行,甚至因频发战乱而令自己多次遭遇人身危险,一度惶惶如丧家之犬。孔子到过楚国的边地,今信阳和叶县,这是孔子周游列国西南方向的最远边界,连楚国北方的重地南阳都没到,似乎未引起楚国统治者的重视。另一大国晋国,孔子一直想去而未能实现。

影响后世的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形成于其54岁以后周游列国的14年间。多次失败,加上年事已高,孔子渐渐失去现世建功立业的雄心,转而思考深层次的问题,形成自己系统的思想体系。

孔子主张以“仁”为中心,以教化为手段,修炼自身,实现人生快乐;以礼治天下,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实现天下太平。这基本是一套修身养性、与人相处的方法,以此治国是空谈,对人生最重要的生死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如何处理,亦未提供答案。孔子讲“不知生,焉知死。”,不言怪力乱神,实则是能力不逮。就哲学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儒家比不上印度的释家和古希腊诸圣,甚至比不上道家。故孔子仅为二流思想家。

孔子的学说在后世得以传扬,全赖一帮学生不遗余力鼓吹传布,教育给孔子带来的回报可谓丰厚。做大事者以培养后手为第一要务,吾生有涯,名山事业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赖教育者多矣。孔子一生好学上进,诲人不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一流的教育家。

孔子重视言传身教,弟子叁仟,贤者七十二,不是靠书面知识的灌输,而是弟子长期跟从老师游学所成就。孔子少时即精通六艺,注重锻练身体,老年在外长期旅行无碍,活到73岁,身体强健是重要基础。音乐是抽象的,是最接近灵魂的语言。孔子尤其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认为“移风易俗,莫大于乐”。

可见,相对知识传授,体育、音乐对人的成长更重要。今天学生课业太重,缺乏锻炼,音乐熏陶不够,何其智不如孔子者大矣。

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并非少有大志的孔子初心,实为迫于无奈的结果和副产品。然而孔子对后世真正影响深远者,不是其事功,正在其教育了一帮弟子,薪火相传,泽被后世。

精力充沛、热情好学、矢志不渝。如果再有一些超脱和恬淡,孔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哲人。出于各种目的,后世被推上神坛的孔子面目逐渐变得模糊,僵化,与原本真实鲜活的孔子相去甚远。

告别曲阜,还想为热闹的孔子和寂寞的周公说几句,遂成这首《临江仙 曲阜》:

制礼做乐费经营,作育多少豪英。

大河奔流去无声。身轻临绝顶,祈愿九州同。

三千年来浑一梦,雪后逢新晴。

故庙何处觅周公?古今多少事,悠悠韶光中。

热诚欢迎广大微友投稿,我们将在最显著的位置注明作者姓名、来源或作者的微信打赏二维码等。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回复“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请添加小编微信(lishibuluo)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