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文尧从娘娘庙出来,沿着若耶溪水向西行走二里地,然后顺山势向北转,就进入了一个峡谷。站在谷口,由南向北望去,一眼就可以看到北面的大山与东边的悬崖几乎成直角向西和向南延伸,壁立千仞。西边的山峰虽然低矮,但是峰峦虎视,给人一种昂扬的姿态。直角东...
王文尧
从娘娘庙出来,沿着若耶溪水向西行走二里地,然后顺山势向北转,就进入了一个峡谷。站在谷口,由南向北望去,一眼就可以看到北面的大山与东边的悬崖几乎成直角向西和向南延伸,壁立千仞。西边的山峰虽然低矮,但是峰峦虎视,给人一种昂扬的姿态。直角东崖的山脚河岸处,就是卧佛寺。新建的院墙西南围起,从南门进入,一片开阔平坦的大院落,北南两排房舍,院里种植的蔬菜长势喜人。向西仰望,半山崖是一处巨大的岩洞,所有的寺庙就建在岩洞里面。
拾级而上,岩洞已被庄严宏伟的寺门封堵了三分之一。门上横批“卧佛寺”,进门也就进入了洞中。洞中有卧佛,有庙,有碑。这个岩洞非常大,洞里分上下两层。当我来到第二层,这也几乎是洞内底部从洞口向西望去的时候,顿时被西面的那座山深深吸引。
这里就是卧佛寺岩洞,按照“与洞对峙者,虞衡岭也”的碑文所示,我在洞中看到的这座山就是虞衡岭。
沿着洞口画出的椭圆形弧线,虞衡岭映入眼帘的是五座秀美的山峰,从高处依次向低处呈一条优美的弧线排列着,而在最低的四、五峰之间,款款而立一座观音庙。
这不就是尼丘山吗?
元朝开国第一状元杨奂肯定见过尼丘山,他在67岁高龄致仕之前来过尼丘山。他在《东游记》中写道:“癸丑,穿林麓而东,约六里许,达尼山。五峰隐隐在霄汉间,而中峰逈出,昔之所谓穹其顶者是也。庙庭废虽久,而规模犹见。其西智源溪桥也。”
杨奂与曾是平定州第一任刺史的金国大学士赵秉文有很好的交情,杨奂初出茅庐的时候,赵秉文还曾指点过他科考事宜,赵秉文还给杨奂写过《与杨焕然先生》一文。杨奂与元好问更是好朋友,其致仕之后的居住地就在元好问家附近,他们是邻居。杨奂父亲杨振的《杨府君墓碑铭并引》就是元好问写的,就连杨奂去世之后的《故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杨公神道之碑》也是“河东元好问撰”。郝天挺是元好问的老师,元好问、杨奂是郝经的老师,郝经是郝天挺的儿子,也是元出使宋的第一使节,更是《续后汉书》的作者。这一在中国历史与文坛绝不可忽略的群体,都与今天的山西,尤其是古平定州有密切联系。
因此,我看重杨奂《东游记》中关于尼丘山的记录。“五峰隐隐在霄汉间,而中峰逈出,昔之所谓穹其顶者是也。”说明“五峰”是尼丘山的标志性特征,而眼前的虞衡岭正是“五峰隐隐”。
元朝文学大家虞集,也来过尼丘山,他在《尼山书院记》中写道:“其山五峰西峙,中峰则所谓尼山,启圣王夫人颜氏所祷而生圣人者也。”
在这里,虞集也写道“五峰西峙,中峰则所谓尼山”,而且说这就是颜征在所祈祷而生下孔子的尼丘山。有的文献将“五峰西峙”写为“五峰列峙”,但“五峰”是肯定的。至于将尼丘山称之为尼山,则是避圣人讳而已。
我站在卧佛寺内所看到的,正是“五峰西峙”,也是“五峰列峙”。而对面的观音庙正是处于四、五峰之间,也是五峰之最低处。抑或颜征在来这里祈祷的时候,“娘娘庙,亦即人主女娲氏庙”还在这里,战乱频仍,岁月更换,才将娘娘庙迁到现在的位置,“古传西汉始立,乃一简庙”。这在地缘关系与逻辑顺序上能说得通。
到1477年,即明成化十三年,丙戌科进士毕瑜游览尼丘山,写下了《尼山记》。毕瑜说:“及二十里余,远近冈峦秀列,隐若龙虎蟠踞,环结而为五峰,此即尼山也。”在毕瑜的笔下,尼山“五峰”,远近高低,峰峦叠翠,秀美罗列。隐隐约约,似龙蟠,如虎踞。五峰环结,这就是尼山。
《祖庭广记》曰:“颜氏祷于尼丘,升之谷,草木之叶皆上起;降之谷,草木之叶皆下降。其山五峰连峙,谓之五老峰。”这样的描述显然来自虞集,而“五峰连峙”的尼山,又有了五老峰的称谓。
而《曲阜县志·山川》载:“尼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启圣王与夫人颜氏,祷于此山而生孔子。山之麓建夫子庙,东有坤灵洞、观川亭。西有五老峰、智源溪。南有文德林,鲁源村。北有中和壑、升仙桥。五峰崒嵂,八景罗列。萃天地之精英,钟山川之和气。其脉,起泰岳而抵太行,真古今之胜概也。”这个记录,不仅指明了尼丘山“五峰崒嵂”的特征,更说明尼丘山“脉起泰岳,而抵太行”的来龙去脉。这至少告诉我们,尼丘山与太行山是直接相连的一座山。
明代林光《尼山》诗写道:“泰岳东南一脉分,五峰罗列一峰尊。谁知元气当交会,也用精诚感厚坤。”可见尼山确实是与东岳泰山一脉相承,而且是坐落在泰山的东南方,这样的诗叙与县志描述显然是一致的。至于是不是直抵太行,诗中没有明确。但是,“五峰罗列一峰尊”的尼山形象却鲜明准确地告诉了世人。
看着洞外的虞衡岭,五峰秀列,最高峰从西北向东南呈一条弧线依次渐渐地低了下来,二峰,三峰,四峰,观音庙,然后是五峰。五峰的高度大约与卧佛寺半山岩洞相平行,站在这岩洞第二层望去,似乎比五峰还要略高些。这样看来,第五峰所在位置正是四面群山环抱之中心,给人一种四周隆起,中心低凹而凸的视觉效果,这应该就是司马迁所言孔子出生“首上圩顶”,像极了尼丘山的样貌,所以“名丘,字仲尼”。
比对着这些历史文献,我越来越觉得尼丘山就是眼前。